“我与槐园”征文来稿欣赏之(二十三) 苍穹下的槐园太极 冯小宝 八百里太行到此驻脚 留下山的脊梁 万里黄河在此歇脚 给予水的柔情 山水的魂 蕴育出一片沃土的爱 _____槐园 经年 林间拳影绰约 刚柔并济 在每个日出日落 于每次晨钟暮鼓 此君 陈者骁伍 撷天地山水之精魂 揉太极诸门之精要 浇灌一枚拳间槐园花 遇见在新千年的门口 自此 花开春夏秋冬 飘逸在黄河两岸 流淌于东江之滨 浸淫日德美 香薰百千万 台上 桃李揽金抱银 台下 公益于机关校园与社区 艺术的海洋里 你与诗行相见 牵手于平平仄仄 与影像相伴 帧格每个精彩瞬间 展望 非遗的世界里 藏着你的未来 正在渐渐露出你的容颜 凝眸 初心的征途上 你默默无语 健康为你来作答 《苍穹下的槐园太极》赏析随笔 陈太刚 八百里太行至此驻脚, 烙下山的脊梁; 九曲黄河于此回眸, 荡开水的柔肠。 山水铸魂, 孕出这方沃土的赤诚—— 太极之乡。 岁月流转, 林间拳影翩跹。 刚柔相济的气韵, 映朝阳暮月, 合晨钟暮鼓。 此君陈氏,骁伍丹心。 撷山水之灵,融百家之韵, 以拳为笔,绘槐园芳华, 在晨光中欣然绽放。 自此, 花香漫过四季晨昏: 飘逸黄河两岸, 流淌东江之滨, 浸润异国他乡, 将东方芬芳赠予万千世人。 台上, 桃李争辉,揽金抱银; 台下, 初心如月,公益长行—— 进机关、入校园、扎根市井。 艺术瀚海中, 你与诗章共舞: 平仄韵律皆成招式, 亦与光影同频, 用帧格凝住刹那永恒。 展望前程, 非遗长卷徐徐展, 藏着你的星辰; 那独特风采, 正迎风舒展羽翼。 凝眸当下, 初心之路默耕不息; 无须赘言, “健康”二字—— 便是对天地最深的应答。 赏析:以文为拳,绘尽太极风骨 这首诗堪称“诗与太极的共生之作”,从意象、结构到立意,皆透着太极“刚柔相济”的内核,读来如观拳舞、如品茶香。 其一,意象鲜活,根脉厚重。开篇以“太行驻脚”“黄河回眸”破题,将山河写活——“山的脊梁”是刚,“水的柔肠”是柔,恰合太极之本;“太极之乡”的点题,又让地域文化与太极精神牢牢绑定,开篇便立住了“山水铸魂”的厚重基调。 其二,层次递进,叙事动人。从“岁月流转”的日常习拳,到“陈氏骁伍”的匠心开创,再到“四季晨昏”的中外传播,最后落于“台上荣誉”与“台下公益”的担当、“非遗展望”与“健康初心”的坚守,脉络如太极推手般循序渐进,既写尽传承的温度,也凸显文化的广度。 其三,炼字精妙,气韵贯通。“拳影翩跹”写出太极的灵动,“以拳为笔”赋予传承以诗意,“平仄韵律皆成招式”更将诗与拳融于一体;结尾“健康二字,是对天地最深的应答”,则跳出具象描写,将太极的价值升华为对生命的关怀,余味悠长。 整首诗无一字生硬说教,却以文字为拳,将槐园太极的“形、神、魂”尽数展现,既是对文化传承的礼赞,也是对东方智慧的深情诠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