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园太极拳

槐园太极拳 首页 弟子风采 查看内容

我与槐园”征文来稿欣赏(之二十六)

2025-9-18 14:45| 发布者: admin| 查看: 2| 评论: 0|原作者: 罗焓宁

摘要: 生活的平淡无奇只是人的思维感觉。当你骨子里热爱生命追求美好的时候,无论走到哪里看到眼里的都是那么的靓丽光彩。 ——————陈骁伍我与槐园”征文来稿欣赏(之二十六)一纸缘分十七载,太极薪火照我行初识槐 ...
生活的平淡无奇只是人的思维感觉。当你骨子里热爱生命追求美好的时候,无论走到哪里看到眼里的都是那么的靓丽光彩。
       ——————陈骁伍

我与槐园”征文来稿欣赏(之二十六)

一纸缘分十七载,太极薪火照我行
 
初识槐园太极,是2006年那个春天。我陪同父亲,去河南温县参加“正雷杯”太极拳比赛。喧闹的人群中,我第一次见到了陈骁伍老师,他打拳时沉稳的气度、行云流水的招式,像一颗种子,悄悄落在了我心里——这便是我与槐园太极缘分的开端。
 
这份缘分在2008年有了续篇。陈骁伍老师来到徐州丰县授拳,清晨的广场上,丰县太极拳的很多爱好者都跟着陈老师学拳,我也不例外跟着感受气息与动作的配合,那段时光如今想起来仍觉踏实。只是后来,被生活里的琐事裹挟,拳架渐渐生疏,那份与太极的联结,也暂存进了记忆深处。
 
转折发生在2023年。或许是心底那份爱好太极拳的种子始终未眠,我再次想起了槐园太极。循着熟悉的方向找到陈老师时,他依旧耐心,手把手帮我捡回荒废的太极拳。这一次,我不再是懵懂的少年,而是带着敬畏与坚持的求学者,郑重地拜入师门。
 
这两年来,两套太极拳从生涩到熟练,汗水浸湿了练功服,却也让身体一点点焕发生机。从前稍动就累的疲惫感消失了,腰背挺直了,连精神头都足了许多。站在拳场里,听着自己均匀的呼吸,看着一招一式如流水般展开,才真正懂了:2006年陈家沟的那一眼,不是偶然;2023年重拾的太极拳,是缘分的回响。
 
槐园太极于我,早已不只是一项运动,是跨越十七年的约定,是师父传下的薪火,更是往后岁月里,滋养身心的力量。
——————罗焓宁(附:  中国槐园太极拳第二代传人
槐园太极文化传媒南京有限公司负责人
江苏丰县太极拳研究会副会长
国家心理健康咨询师
国家婚姻家庭心理咨询师
道恩教育集团合伙人   )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返回顶部QQ交流群手机访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