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槐园”征文来稿欣赏之(二十七) 我和槐园太极拳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太极咏》 八年涵香润槐庭, 万里乘风绽蕊轻。 悟得太极逍遥道, 时乘六龙御天行。 2003年9月开学季,我与发小从潍泉村背起行囊在潍坊火车站分道扬镳,去往了告别黄土地的江北水城,毅然选择了武术社团,第一节课就从学员晋级为教练,从此便晨、暮两时跟校园的武术老师、武术大爷讨教不断,最后跟武术协会技术顾问吴明强先生最为投缘,拜师后一直朝夕相处,学习竞技与传统两个体系,勤练不辍。 2006年在师父带领下见到了槐园太极拳创始人陈骁伍先生,清晨的唐塔,雨燕划过一丝丝清凉,师爷并没有想象中的拒人以千里之外的高冷、而是微笑的同众多观赏者一同,看着爱好者代表打完一路拳,大赞拳架纯熟、郓城作为武术之乡包容万家拳法,得天独厚,众人请教不足之处,方以六封四闭拳式讲太极八法,我顿感平地惊雷,叹为观止,此前觉得动作记得牢靠就是非常牛气冲天了,结果连最基本的掤捋挤按採挒肘靠都没有搞清楚,中饭后在肉体上切切实实的体会了一把懒扎衣定式的魅力,在20人当中我做动作模特,从懒扎衣基本架构讲起,右弓马步、右塌掌、左翻掌,先是纠正右弓马步,再是身形要正、双臂、眼神定位,最后引出结论:“一身备五弓”,那十分钟越是靠后越是不受控制的浑身颤抖,渡秒如年,既不能丢了师父的面,也要在师爷面前留个好印象,咬牙坚持,也神奇的挺过来了。 2009年在师父的引荐下,随师爷南下广东授拳至今,与坎坷相比更多的是感慨,太极更多的是一种改变思维方式、提升意识境界的方法,沉淀十年后的九月,2019年暑假跟师爷体系学习槐园太极拳,更明白生活需要一个追求与信仰,这就是人生航行当中的灯塔,虽然远在天边,但是会指明方向,从形练、神练、气练、意练;从拳法、推手、对剑、粘枪;从小乘功法到大乘功法;从大圈、中圈到小圈练;从晨练、暮练到子练;从拿法、管法到发放法练;从一米、两米到三米练,如同一座宝塔,熠熠成辉、灼灼其华。 槐园是一股清流,多年以来都会披露与教学属于自身太极特色的技术内涵,从“五大圈”、“定位手”、“钟摆原理”、“半桶水原理” 接下来希望槐园太极拳团队成员,在消化这些技术的同时,多磨练槐园太极拳教程讲解制作,时间不充足的可以拍宣传视频,作为优秀槐园太极拳宣传大使的评判标准。 《致征程》 旧影难追今时梦 一枕功名转头空 待君登临九层塔 挥手犹拂万壑风。 槐园太极三代弟子——楚利涛 2025年9月1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