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设为首页
开启辅助访问
请登录
立即加入
快捷导航
打开微信扫一扫
搜索
首页
Portal
骁伍谈拳
槐园拳社
槐园图锦
弟子风采
武林文苑
太极人生
艺林香茗
发帖际遇
每日签到
文章
帖子
用户
请
登录
后使用快捷导航
没有帐号?
立即加入
槐园太极拳
›
首页
›
太极人生
›
太极天地
›
查看内容
气的乐章
2016-3-6 16:25
|
发布者:
admin
|
查看:
707
|
评论: 0
|
原作者: admin
|
来自: 未知
摘要
: 气的乐章 气的乐章 血循是健康 ...
气的乐章
气的乐章
血循是健康的第一步
如果我们把自杀及事故这两项跟生理较无直接关联的因素拿掉不看,其它的死亡原因大部份都是由于循环不良造成的。
血循环可以说是身体统治每一个器官及组织所使用的工具,血循环里面包含所有我们进攻、防守所需的物质。当肺的循环变坏时,白血球、抗体无法顺利输入,细菌便容易滋生,因而产生肺炎。
如果我们要彻底解决现代博?远离十大死因,就必须从血循环着手。
中西合并
由血液循环的立场来看疾病,也如任何其它手段一样,不可能治愈所有的博?所以我对现象的判断必须要很敏锐,哪个疾病能不治,一开始就要很清楚。遗传性的疾病就不要想用改善循环的手段去治愈。
西医的专长是危机处理,并擅长单一原因的研究;中医的长处则是尚未明显发生重病之前的治疗,并且能以脉诊检视出复杂的病因。
元气与穴道
在所有的穴道中,命门是最重要的,古书也特别提到元气是从命门来的。从外面来看,元气(循环的原始推动力)是从心脏来的;如果从经络跟穴道的角度去看,就是命门对应心脏。
练气与营养
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有二十三种,但植物中只有二十种,纯素的食物里少了三种,所以纯吃素的人五味一定会少。
吃素的话至少也要喝牛奶或羊奶、味噌汤及豆类食品。这样再加上身体内的细菌,便能将缺乏的那三种氨基酸制造出来。
营养不良的话,怎么练气也练不回来的。就像遗传性的疾病,无法用改善循环的方式治好,营养不足也是。例如维他命A不足会造成夜盲,天天练气还是会夜盲。
「气」
「气」主要有四种:元气、宗气、营气、卫气。
元气(又称肾气、原气)来自父母,是先天之气。命门者为元气(循环原动力)之所系,元气则运行于三焦。中医的三焦(上、中、下三焦,也就是头、躯干与下肢全身的合称),就是广义的循环系统。
后天之气得之于饮食与自然界之清气,通过脾、肺、心等脏腑的作用,又转化为宗气、营气、卫气。
宗气出于胸中,是饮食水谷所生化之气与吸入之新鲜空气结合而成,是一身之气运行输布的出发点,主管含有氧气的血循环。
营气为宗气贯入血脉的营养之气,行于脉之中,又称阴气,主管血液中养分的运输。
卫气是宗气宣发于脉外的气,又称阳气,行于脉处,散布全身,为防御外邪的抵抗力。
气就是一种「共振」
像打棒球,球飞过来时你必须以两倍以上的力量才能把球打回去,而且无法保证与原来一样的速度。主升动脉并没有办法提供这个力量。所以它只是担任把心脏打出的动能转化成动脉血管上共振的位能──「气」──而已。
「烧山火,透天凉」:当人体循环从好变成不好的时候,其过程会有从痒、酸、痛变成麻、木的五个阶段,所谓的凉热只是在这些过程里面的另外两种感觉。在这五个状态里,当我们用针灸来调整循环的时候,人体部位就可能会从一个状态跑到另一个状态。
警讯系统
痛觉本来是我们身上的一种防御功能
本来痛的目的就是要让血循环恢复,好像派出所所在地,是一种警告系统,在问题出现的时候指示身体派兵遣将过来。如果我们连这种能力都没有,麻烦就大了。
气聚膻中
主动脉为什么要突然转一个弯呢?打一个弯对流量来说是最不好的,心脏所打出的是冲量,经过一百八十度转弯之后动量几乎完全消耗掉了。这样有什么好处?这是为了将能量通通转换成位能──压力位能。
这个振动就是我们所谓的「气」。压力波真正产生振动的地方是在主升动脉上面的位置,心就是膻中穴。
好比用手打鼓,能量是由手产生,但是声音却是从鼓面上传出来的。我们的心脏是产生能量的地方,而膻中穴就相当于鼓面的位置。
流体力学
其实以压力输送的方式是效率更好的(就像声音一样)。我们人体送血也应该如此,是符合共振理论的,而没有办法用流量来解释。昆虫类或许可以用流量来输送血,因为昆虫的血循环是开放式的,所以说是流量也对,说是共振也对,因为?的心脏一压,血就散到全身各处去了。
以流量方式传输的确很轻松,不过大概体型也就只能那么大。或许昆虫体型的限制就是由于这个原因,稍微输送远一点就有困难。所以小区域用电池就够了,但如果要远距离输送,就非得用现在的输送系统──高压低电流。
共振腔大,所以大动物心跳慢,发声频率也低
人有十二个经络,心脏跳动频率大概是一点二赫兹,一点二赫兹去乘十二大概就是十四点四,你如果能听到十四赫兹,就会听到自己的心跳了。所以人类听力的音域是二十到两万赫兹。因为鲸鱼心跳跳得比较慢,所以?就可以听到更低的声音,?也适合听到更低的声音,因为更低的声音不会吵到?。鲸鱼一分钟心跳二十下,也就是三秒钟跳一次,并且?只有六、七个经络,所以计算之后可推出?大概能听到三个赫兹以上的声音。
我们的听力决定了我们发出的声音,可以听低音才会发出低音,听不见就无法用声音跟别人沟通了。动物所发的声音一定是同类间听得最清楚的频率范围。所以鲸鱼在通讯的时候,就会用?们听得最清楚的频率,也是人类无法听到的。
气即共振: 血循的原动力
心脏刚开始形成时也只连接一条主动脉,只有一个基频,是主动脉的天然频率,接着在适当的位置长出肝来了,跟着藉合出二个谐波,在恰当的位置又接着长出肾来了。一个个经络就长出来了,到形成一个胎儿时,合部十二经络完全长成。
心脏打出能量,共振频由低向高的产生,器官经络也一个个长出来,这好比是音乐理论中谐波产生的现象。所以第一谐波肝的能量最大,第二谐波肾的能量第二,以此类推。愈高频的能量愈小
每一个器官事实上除了有自己本身吸收血的共振频率之外,还会产生一个新的频率,也就是可以产生下一个器官的频率。所以假如我们的肝坏掉了,就一定会影响到肾,肾坏掉一定影响脾,就是这个逻辑。经络中,任何一条经络一定受到前面经络的影响。
共振与血循
红血球在演化上发展出一种特性:流动速度低时便凝聚
人的心脏一但停止若再救活,通常结果都不好。因为血液一停,微循环就停止,红血球都凝结成块状,即使救活也会造成一些后遗症,所以心脏乍停那几秒钟的急救很重要。由于红血球演化出这种机能──在血流一减慢时便会凝结的特性以利止血,反而成为处理内出血、脑中风时最困难的问题。
血循指标
压力波在一般管内均会反射,但身体有避免反射的设计,当血压自回流圈两端传来便相冲、抵消而避免了反射。
因此嘴唇、手脚便是观察我们头、手脚循环好坏的最佳指标。因为流过来的血有余,才自AV-Shunt流走;所以身体不好时,手、脚或嘴唇发冷、发紫,即是循环稍微不够、血液压力波传不下来之故。
三焦
人体三处有动脉回流圈(Loops)构造的部份,分别是手掌心(劳宫穴),脚心(涌泉穴)与嘴唇上(人中穴)。这三个穴位也是中医的急救大穴。
上、中、下三焦,上焦自脖子以上,枢纽(血的集中点)在鼻下人中穴。肚脐以下为下焦,枢纽在脚底涌泉穴。中间为中焦,枢钮在手掌劳宫穴。上焦能量(气,振动)的集中点在印堂穴(上丹田)、中焦在膻中穴(中丹田),下焦在丹田穴(下丹田)。
共振腔 与共振网
穴道、器官之于循环系统的重要性,从共振理论看,不仅是负载(当然是负载因为要供血给它),更是共振的一部份。
我们身体这个架构所有穴道及器官都像共振的加压站,血是送到这些器官,但是因为这些器官的负载加压反而使共振更好。
经络与腑脏
传统中医只看十二经络,而脏器是附在经络上面的。
肝脏是所有器官里面最大的,它负责血液的储藏与过滤。但以调控功能而言,肾脏是最重要的,肾脏的体积也非常大,储藏血的容量也很大。脾统血,事实上是有两个立场的,第一个是说,整个血循环有没有畅通,在脉诊上就是要看脾;另外一个很重要的是指在生理学上,为我们清理身体里坏死红血球工作的器官也是脾。
高血压
中医理论说高血压是虚证,正好与西医相反,高血压是因为重要器官缺氧,所以心脏才加压以送出更多氧气(血)。以失眠为例,所有失眠几乎均是因为脑缺气。脑缺氧为何会无法入眠?因为睡觉时循环会降低、呼吸会减量,因而脑子供氧更为减少。
舒张压高的病人:一定是肺功能不对,因为肺没有交换足够的氧气,因而血里面的氧气不够,心脏拼命打也没用。每个地方其实都有血,但是血里面的氧气只剩下百分之五十的话,要两倍以上血才够用(血红素的互助效应),要两倍以上的血,舒张压只好升高。
经络与腑脏
经络也是如此。心脏打很多的波出来,也就是我们先前提过的零到十的谐波。每个谐波打出来以后分到不同的经络跟器官去。各是属于哪一条经络,器官也就是那个共振频率。例如,胃经的共振频率是五,那胃本身也是五。所以为什么我们治胃病的时候可以从胃经去治,便是因为这两者的量都是源于第五个谐波。所以假如胃经堵塞的话,整个五谐波的阻力就会变大,能量就不容易送进来。因此胃经生病的时候胃也会跟着没有力。
共振网
穴道事实上是动脉微循环的一部份,微循环最后会流到静脉去。所以我们把小弹簧挂在动脉跟静脉的中间。解剖的结构也一样,一条动脉血管,有个分叉出来,再分成很多细的血管,然后流到静脉去。中间这个微血管网的部位就是穴道,因为微循环特别丰富,所以也成为局部电阻最小的点。明确地说,穴道就是静脉跟动脉中间一些微循环的体系,假如去看解剖的话,也就是动脉分支的微循环特别多的地方,再加上这个地方有很多的神经,这样的一个点就是穴道。假如底下有一块肌肉的话,差不多都在神经与肌肉连接处的终板(end plate)的位置。
穴道是振动的大点,也就是反节点。而压到穴道、抑制振动,就会抑制大动脉中传送的压力波。
身体共振
从更微观的层面来看,穴道则像是在两个血管(动脉与静脉)间比较小的器官(图八)。在这里我把两个弹簧一个当动脉看、一个当静脉看。穴道是这种比较些?挂在动静脉之间的小弹簧,而一条经络就相当于一条动脉带着一条静脉,再加上许多穴道,整个系统叫做一条经络,这个经络会产生一个特定的共振频率出来。
我的心脏在中焦那边一打,全身都传到振动了。有一个舒张压就能把基本的血管、器官都充满,并且富有弹性。然后我在一点上一敲,就会全部都振动了。并且这个振动并不是每条经络都一样,而是按照特定频率在身上分配的,不同的频率分配到不同的经络上。一条经络就是一条动脉加一条静脉,然后上面有很多穴道,而每一个器官就负责把经络跟经络串连起来。
气功
骨头是所有经络的根本,血管肌肉都挂在骨头上,脊椎一歪,每一条经都堵住了。
上焦是第六谐波(胆)、中焦是第四谐波(肺)、下焦是第二谐波(肾)。
在练外功的时候,主要都在练腠理的「气」。所以说什么金钟罩、铁布衫,就是指这个。练成了之后会怎样?空空的就一个金钟,外有钟罩,里面空的。练外功对身体没有多大好处
功要练得好要内外兼修,要练内功的话要去打坐、练静功;内功心法,就是「气」往里面走。通常在脉诊上看练功的人,第九个谐波都会很正,也就是第九谐波能量比正常人高出许多。
倾听身体的共振旋律
心肌梗塞,缺乏功能的面积通常比真正死掉的大好几倍。所以此时若能减轻心脏的负担,循环就回来,心脏便可逐渐痊愈。所以我们是在治疗没有功能而处于缺氧状能的细胞。每当细胞死一分,便表示大概有六、七分处在缺氧状态,让这六、七分的细胞休养生息,才有机会救回。我们的心、肾再生能力差,但像肝这类器官如果如好好保养可再生。有些器官也像肝一样再生能力很强。
中西合并
西医的专长是危机处理
中医的长处是在尚未明显发生重病之前的治疗。
作战原理
第三、第六、第九谐波其实就是我们的抵抗力,是脾经、胆经跟三焦经,也就是抵抗力的来源。所以当我们的脾经衰弱的时候,抵抗力就比较差。换句话说,看到第三、第六、第九谐波很负,就代表抵抗力没有了,剩下的能量都放在第四、第七谐波。第四谐波是中焦,手也是属中焦,所以能量留在中焦的膀胱经,代表留在心肺、重要的内脏中。我们的血循环通通调回来在防守心肺,而抵抗力则被滤过性病毒压制得非常差。
总体经济学
中医对循环理论的了解有点像总体经济学,只要控制货币供应量、控制双率(利率及汇率),就可以把经济管理得很好,那些细部的东西本来就在运作。
总体经济学只管电子、化工、机械、纺织、房地产等产业发展是否平衡,不平衡的地方,就多拨一些预算,其它细节则由各个行业自行管理。我们的十二经络就好像工商业的十二大行业一样。
心脏够不够强,好心XX的收支状况好不好、总支出支够不够?总输出不够的话,身上会依一定的顺序调配,第一个放弃的一定是胃跟小肠经的血循环。这就是为什么老人的心脏病表现总是胃痛,事实上这种胃痛都是虚的;像是老人缺血性的胃病,胃壁吸收面积减少、胃酸不够,几乎最根本是因为心输出不够。这是自然调控的顺序,是一个很聪明的设计。因为小肠经跟胃经被放弃的同时食欲会下降,这是因为身体希望达到减冒肥的效果。而在变瘦的过程里,就补偿了心脏输出的不足。所以有七、八成的心脏病患者,变瘦了以后病就好了一大半。
针灸
针灸分为针与灸,此外还有针上灸。针就是直接下针,而灸是以艾莫闷烧来加热。针上灸跟直接灸其实并无不同。
当灸某穴道的时候去量身上的循环,跟针某穴道去量的脉都一样,但是量足三里以下的循环,是灸的话循环会增加,是针的话,循环减少,十针九泻。
针灸的目的,有点像我们在弹在弹吉他之前的调弦、修正乐器的走音。本来每一条经络都有自己的共振频率,心脏打一个波,每一个内脏及其经络有一个共振频率。经络不对了,频率跑掉,就像乐器走音,因此必须调回来。针灸就像调音,而针上灸可以把热直接由金属针传到组织较深的部位。所以如果穴道较深,针上灸会有一些好处,但也有因为下针而泻的坏处。
科学中药不比传统熬药差
煮药,尤其是气分的药,最好不要被闻到,因为气分的药大部份都比较善走,很容易就会挥发,也就是因为它很快就挥发,所以吃下去吸收很快。
其实最好的方式是所有的药都用低温处理,像是低温、真空抽取,尽量把里面的东西淬取出来,不要温度太高。
一般而言,中药的副作用都比西药些?原因是中药不直接控制身体的生理生化作用,它大多是调整身上的循环。
安慰剂效应
当人静静地坐或躺着时精神既好、身体又能放松,则身上那里虚血循环就会自动去补哪里,我们相信这也是所谓的「安慰剂效应」(Placebo effect)
曾有报导说关节受伤的病人,泡了温泉水疗(spa)之后有所改善。事实上温泉是会改善循环的,而尝试的人自己又相信温泉会有效
治病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善用安忍慰剂效应」,病人不相信你的话,就不要替他治。因为病人不相信的话,我们能治好的机会就减了百分之四十。教导小孩事实上也是这个逻辑,他不信服你,教育的功效就大打折扣。
君火与五行对应
藉阴阳五行的原理来比喻 方便用药者记忆 并非用药须循五行
真的要用药的时候,不要使用已经很通的那几个经的药,只选入那个不通的经的药来用才是对的。
外伤引起的经络堵塞
姿势不良造成的病又是另一种外伤。因为是长时间畸型造成的,久而久之成为内伤,比较不好治。最好医治的是直接的外伤,只要把受伤的外因用刮痧等方式去除,病人很快就好了
开刀带有伤痕,也是外伤。只要是疤长不好的,都会影响气血,真正好的疤几乎什么都看不见,连亮亮的淡痕都看不见。更不要说长得畸形的,气血绝对受影响。疤长的在哪一条经上,就是伤到了那条经络。疤长不好的话要一方面吃药,一方面物理治疗,等到疤几乎都完全不见了,这才算好。
胸式与腹式呼吸法
肺式呼吸的话,右心室的负载较小,因为肺呼吸会帮忙把血挤出来。但是用腹式呼吸的话,左心室的负载较小,因为肺呼吸会帮忙把血挤回去。但是用腹式呼吸的话静脉回流会好,因此会补肾。所以肾虚的人,最佳的治疗方式就是多练腹式呼吸。我们百分之五、六十静脉的血都藏在肚子里,所以当你不断地去挤压它的时候,静脉回流就会变好。当我们用腹式呼吸的时候,左心室的负载会变小,因为腹式呼吸会帮忙把血挤回去。所以只要好好深呼吸对心脏都不错。
不同的呼吸法,对心脏有不同的帮助。若要对左心室右心室都有益,最好全面呼吸。胸式呼吸会增进右心室功能,而腹式呼吸会增进左心室功能。练气功是在锻炼循环器官,除此之外,呼吸也是很重要的心肺强健的方法。
气行血
练气功的人运气 一定是把其它地方的血挤掉。可能把其它地方挤掉百分之五十,特定部位才会多百分之五,所以没什么好处。一般来说,这种刻意要把「气」调来调去的,都属于外功,那种不刻意调气到哪儿去的,属于内功。内功比外功好,尤其站在治病的立场上来说。为什么呢?因为内功靠的是自动控制系统,我们的自动控制系统有一种能力,就是自己会调控血,循环越不好的地方会自动供应较多的血。
胃不好,那么练功的时候要不要把气引到胃去?我的建议的乖乖的练功,身体变好了,身体自然会把胃的循环恢复,而且会以最正确的方式去改善。假如不知道这个逻辑,把气带到胃去,说不定会伤了肝,结果胃病好了却得了肝博?
脊椎保健
人的脊椎骨一定要正,因为大动脉后面是脊椎骨,如果脊椎一弯就会压到大动脉,振动不顺了,身体就开始不健康。压到不同的位置,就产生不同的博?
治病就是要把堵塞疏通掉,因此最重要的第一个条件是骨头的位置一定要对。最大的骨头就是脊椎骨,它一定要正。如脊椎歪了,歪在哪一个俞穴的位置,哪个内脏就衰弱。
推拿与开刀
生病过程就是一个穴道先堵住了,再堵另一个穴道,一个一个堵下去,最后整条经络都堵了,内脏也开始坏了。
推拿穴道要看推拿的手法,最好是有针灸的功效,又可把懊物推出。推拿的手法有几百种。但基本逻辑是把阻塞推走,同时给一个共振,把近的血引进来。一方面除旧,一方面布新,才是最好的手法。
西医开刀,同时把瘀血放掉、腐肉切掉,就把堵塞的地方打通了,因而病也会好。但是最好不要留下太多伤疤,免得又成了新的瘀塞。
运动与练气
就人类来说,练气练得很好的人心跳会稍微快,现代田径运动员则心跳会稍微慢。一般来说,运员的平均寿命比一般人稍短,尤其是很好的运动员平均寿命都很短。
很多奥运金牌得主 他们的心跳每分钟平均比正常人低十次──约六十到六十五左右,一般人七十到七十五。练功的人则大概是七十五到八十五左右(这是指练对功的人)。
我们的身体中每一个器官有一个共振频率,但是我们的肌肉是以多大块面积当作一个共振单位,则是每一个人不一样的。练功的人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要放松,放松之后,共振单位才会变得比较小──血流不会在某些大块肌肉内。站在心脏的立场来看,就好比小动物的心跳要快,越大的动物心跳越慢。如果身体放松,共振单位会变得比较小,心跳就像小动物一样变成比较快。身体放松的状态对健康是比较好的,比较不容易老化而长寿。但是我们在做长跑、短跑这类运的时候,身上的肌肉会变成整块在协调,所以就变成很大的一个共振单位,这时候心跳就会变慢,对身体来说是比较不放松的状态,换句话说就是比较紧,容易短命。
Q & A
No one will be an expert, since the speed of knowledge evolution is much faster than we can absorb, and the only way to catch up with the trend is “Sharing”.
Thank You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分享到:
收藏
分享
邀请
最新评论
评论
太极天地
健康人生
返回顶部
QQ交流群
手机访问
打开手机扫一扫
您需要
登录
后才可以回复,没有帐号?
立即注册
意见反馈
自定内容
自定内容
Copyright © 2008-2014
槐园太极拳
(http://www.huaiyuantaiji.com)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不承担任何由内容提供商提供的信息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
Powered by
Discuz!
X3.2 技术支持:
赛壶网
豫ICP备2022014916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