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园太极拳

槐园太极拳 首页 太极人生 太极天地 查看内容

十八般武器之殳

2016-3-6 16:09| 发布者: admin| 查看: 746| 评论: 0|原作者: admin|来自: 未知

摘要:    十八般武器之殳 ? ...
  

十八般武器之殳



?


??单头棍(大杆子)、双头棍(齐眉棍)、双折棍(大扫子)、 三折棍、操钩棍、狼牙棒、天门棍、闷棍、脚棍

??“殳”的渊源应该是最久的,早在文明之前,人类山居野处的时代,为了防御无所不在的野兽侵袭,所以就地检拾或攀折长条枝干,作为自卫武器。后来逐渐改进成长棍型的兵器,叫作“殳”,长度大约是二至三公尺。

??殳的形状像捣米用的杵,所以又有“杵”的称呼,在商朝末年已经是普遍使用的兵器了。亚圣先师孟子曾经形容武王伐纣时的战况惨烈,竟然到了“血流漂杵”的地步!可知商、周双方军队都大量使用“杵”作为兵器,这种又长又重的木质兵器,竟能漂浮在兵士们的鲜血中,可见死伤之惨重!

??在周朝时,殳的形状略有改变,和弓矢、戈、矛、戟,并列为步兵的五种主要兵器,《诗经》说的:“伯也执殳,为王前驱。”就是描述英勇的战士,手持长殳,在战场上与敌人进行肉博战的情况。这时候的殳,已经变成长棍上按装一个青铜或铁制的圆头,为了加强杀伤力,圆头上有三至六个不等的乳突或棱刺。《春秋左传》记载说:秦穆公帅军攻打晋国,晋惠公的车右用长殳往穆公身上尽力一击,殳头棱刺竟然穿透穆公身上的六层铠甲!可见殳的威力惊人!

??“殳”又称作“?”或“杖”。战国时代的兵法《六韬》中,提到一种重十二斤的“方首铁?”,就是方形铁头的殳,而《吕氏春秋》说:战国时,赵国攻打中山国,中山国大将吾丘鸩,“衣铁甲,操铁杖”,冲击赵军,所向披靡。都是这种武器。在秦始皇兵马俑坑中,曾发现三十一件这种型式的铜殳;而河北满城挖掘出的汉初墓葬中,也有一种二公尺长的圆形铁棒,顶端一小段为方柱形,应该就是铜殳演变成的铁制长殳,杀伤力就更大了。

??在后世的民间武艺中,“殳”演变成“棍”类武器,有“天门棍”,是短兵器,长度只有单头棍的一半,两端用铜箍扎紧;这是北方少林寺的棍法,南方武师使用者较少。

??又有“单头棍”,据说宋代杨家将兵败之后,杨五郎冲出重围,到五台山挂单出家。因为佛门不可动刀枪,所以将长枪改成木棍,又将枪法变化成棍法,就成了“五郎八卦棍”,一直流传到现在。既然有单,当然相对也该有双,“双头棍”又称“齐眉棍”,是宋太祖赵匡胤的绝活,他就赖“一条杆棒,打出四百座军州”来。

??另外还有“双折棍”与“三折棍”,传说都是宋太祖赵匡胤所创,而三折棍后来更成北方镖局的标帜。至于双折棍,则由李小龙改造成双截棍,并且在民国七0?年代的一系列武打电影中,出尽锋头,享誉国际。它的杀伤力,在李小龙的操控下,发挥的淋漓尽致,甚至使得美国警方明令规定:双截棍是不得随身携带的杀人凶器。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QQ交流群手机访问

  

  
您需要 登录 后才可以回复,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QQ帐号登录 使用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意见反馈自定内容自定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