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园太极拳

槐园太极拳 首页 太极人生 太极天地 查看内容

传统武术进入高校武术课的探讨

2016-3-6 16:09| 发布者: admin| 查看: 748| 评论: 0|原作者: admin|来自: 未知

摘要:    传统武术进入高校武术课的探讨 传统武术进入 ...
  

传统武术进入高校武术课的探讨


传统武术进入高校武术课的探讨

? 摘要:传统武术作为一种优秀的传统体育项目,具有独特的教育功能和健身功能,而高校武术教学作为武术运动继承、发展、普及的一块重要的阵地,理应加强对传统武术的教学。

?? 关键词:传统武术 继承 发展 民族精神 全民健身

??武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从古至今一直受到人们青睐,新中国成立之后,党和政府对武术运动的继承和发展更加重视。1956年国家体委组织全国各地的武术专家,汇编了各种初级、甲组、乙组的规定套路。随后,我国普通高校的体育课教学也相继开设了武术运动的一些内容。但多年以来普通高校的武术课内容一直延用国家规定的初级套路,以五步拳、初级长拳三路、初级剑(初级刀)、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为主,内容单调、枯燥。由此出现了学生盼望上武术课,但上课时学习情绪不高的现象。自1979年《高等学校体育工作暂行规定》的颁布实施,为中国的学校体育改革拉开了序幕。二十几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我国的学校体育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作为具有民族传统体育特色的武术课,多年来,对武术运动在高校的普及和推广,以及弘扬民族文化,增强学生体质以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多方面原因,高校的武术课教学仍存在着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

?? 1、现行高校武术公体课的弊端

?? 1.1内容单调、枯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 教学内容单调、枯燥,与现代体育课教学的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客观要求不符,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是高校武术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现行的普通高校武术教学的内容基本上以五步拳、初级长拳三路、初级剑(初级刀)、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为主。可是这些内容已经不能满足当今教学的需要。通过发放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对现行的武术课教学内容的不满意率最高达到48.0% ,学生最不满意的教学内容为长拳类,不满意率达到46.0% 。仅仅因为对教学内容的不满意而对武术学习失去兴趣的学生为32.0% 。

?? 1.2内容难度较大,学生不易掌握,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锻炼意识

?? 现行的武术教材中,以初级长拳三路为例,一个套路共有三十六个动作之多,要让一个几乎没有武术基础的学生在短短一个学期(大约36个学时)之内,完全掌握它,确实是非常之难。在武术课结束一周后对学生进行随机调查,即让他们回忆学过的武术动作并示范出来,结果基本掌握的学生占10%。由此说明,对于以前从没接触过或接触较少武术套路的普通学生来说,现行教材中规定的教学内容难度相对较大。因此,我们目前体育课中的武术课教学并不能很好的达到锻炼学生身体的目的,不能充分激发学生兴趣和爱好,促使多数学生自觉努力掌握技术动作,更不会继续努力练习使之成为自己终身锻炼的一种手段.

?? 1.3考评制度不合理,理论课形同虚设,学生自我锻炼意识淡薄

?? 长期以来,高校武术课学生考试成绩的评判多为学期末的“技术考试”的形式为主,造成教师与学生片面的重视运动技术的传授与学习,而对每学期仅有的理论课也视若不见。以至于学生在经历了从小学到大学十几年的武术课的学习,但对武术的基本理论知识、文化内涵、拳种流派以及武术特有的健身原理和功能知之甚少。由于学生对基本理论了解少,不能正确理解武术学习的重要性,造成了学生被动、消极参与课堂学习的状态,对他们来说,进行武术学习不是体验乐趣、强身健体,而是一种外在的强制性的行为,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因而在教学之中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培养不了学生课外自我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 2、传统武术内容进入高校武术课教学的有利因素分析

?? 钱学森同志说过:传统的+现代的=先进的。我国的学生从小学到大学十几年的体育课学的都是现代的竞技体育,包括武术课的教学内容也是经过改编的简单的现代竞技武术套路,中国优秀的传统武术被拒之门外。因此,传统武术进入学校的课堂教学也是完善、丰富我国的体育教学体系和内容的需要。

?? 2.1有利于传统武术的继承和发展

?? 武术作为一种传统的体育项目,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形成了它独特的特点。具有很强的文化性、民族性、地域性、健身性等。而高校武术教学作为武术运动继承、发展、普及的一块重要的阵地,对我国普及和推广武术运动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高校武术教学的改革,除了必要的教学方法方面的改革完善外,应从武术教材和教学内容两环节入手,从实际情况出发,注重武术运动由于地域差异而产生的不同流派、不同拳种的在武术教学中运用,以此完善高校武术课教学体系的建设和提高武术课教学质量。以河南省为例,河南作为一个武术大省,是太极拳、少林拳等优秀拳种的发源地,如果在河南高校武术课教学中,把少林拳、陈式太极拳等一些优秀的传统拳术加入课堂的教学。这对于河南武术教育来说,是一大幸事,对河南省优秀的传统武术的继承和发展来说,也是一大幸事。
2.2有利于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

?? 我国传统武术是伴随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而产生和发展的,是中华灿烂文化的一部分。中国传统武术和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屡的联系,它始终受着中国传统文化形态的深刻影响。中国传统武术的思想理论、方法在数千年的流传中,经历了历史的选择,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具有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体系。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自然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人际关系日益淡薄的情况下,人们仍然能够从中国传统武术中领略到中国传统的“和谐”精神同“天人合一”的境界。作为炎黄子孙和大学生,理应继承并弘扬民族传统武术中的精华,为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服务。

?? 此外,传统武术作为最具有民族代表性的体育项目,在其形成、发展过程中蕴涵了丰富的文化背景和人文思想,也就成为了一种独特的中华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最好的载体,从内容到形式都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和民族精神。因此,中国传统武术进入普通高校的课堂,对学生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的培养尤为重要。

?? 2.3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及技能
?
??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中国传统武术是一个巨大的宝库,具有其他运动项目无法比拟的独特的健身功能。同时,传统武术丰富的文化内涵、引人入胜的历史典故、家喻户晓的武林英雄、妙趣横生的动作名称,都极大的引起学生学习传统武术的兴趣。以少林武术为例,包含有丰富的拳械套路和健身功法(如:少林罗汉拳、少林炮拳、达摩易筋经等);十三棍僧救唐王、少林和尚抗击倭寇的故事童叟皆知;动作名称更是叫的形形色色(如:狗掀门帘、二郎担山、海底捞月等)。因此,加强学校的传统武术教学理应成为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及技能的首要任务。

?? 2.4有利于中国传统武术向世界的推广

?? 目前国际武联已有83个成员,基本遍及全球各洲。然而,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是传统武术在西方发展的不利因素。比利时的马克、特博姆在《亚洲传统武术与西方文化》一文中,曾这样评论:“大多数西方人对亚洲武术真正含义的理解是相当肤浅的,因为其传统的思想和意义是源于一种与他们本国文化截然不同的文化。当他们用汉语和日语之外的语言解释亚洲武术时,就变得不那么好理解了。通过参与身体运动,存在着循序渐进的相互文化交流的机会”。也就是说,通过有形的动作表象练习可以达到无形的文化意识的提高。因此,普通高校作为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主要阵地,聚集了大量的对中国文化有浓厚兴趣的外国专家、学者、留学生。故在普通高校教学中,加强对传统武术的教学,使他们通过对传统武术技能的学习和演练,能更深刻的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同时,因为对中国传统文化理解的加深,其学习中国传统武术的兴趣必然相应的得以提高,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更好的促进中国传统武术的传播。

?? 2.5有利于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

?? 1995年,国务院颁布实施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它是一部面向21世纪发展我国体育事业的重要文件和新时期群众体育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其宗旨是“国家发展体育事业,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增强人民体质。”很显然,全民健身已经成为我国现阶段内群众体育运动发展的主要趋势和方向。而传统武术作为一种中国优秀的传统体育项目,具有丰富的健身功法。必然为我国的全民健身作出巨大的贡献。根据1999年《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显示:“在我国体育人口对体育项目的选择排序中,武术和太极拳(被分开来统计)分别占第11位和第12位”。另据王建华对上海市区参与体育锻炼人群的社会调查中显示:“在518名参与体育锻炼人群中,其中参加拳术、剑术、练功十八法、气功等项目占练习者总数的70.1%,而其它项目仅占29.9%”。从以上有关资料表明,传统武术在全民健身中受重视程度很高,应用十分广泛。高校作为我国学生素质教育的最高学府,其毕业生必将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也是全民健身运动的一支重要力量,我们理应加强对其体育锻炼技能及意识的培养,因此,加强对高校学生传统武术的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 2.6有利于体质较差的学生身体状况的提高

?? 现行的武术课的教学内容以竞技武术为主,动作难度较大,对学生自身的条件要求较高。这些不利于体质较差和有一定身体或生理缺陷的学生。而传统武术包含有大量优秀的强身健体的功法。动作十分简单,健身效果相当的明显。通过教学,使得大多数伤、博?残、弱的学生体质得到增强,体格得以完美。同时使学生掌握一些武术的基本理论,武术健身功法,武德修养、防身技能,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良好习惯,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3、建议

?? 3.1加强教师在传统武术方面的业务培训

?? 武术教学中,相当部分任课教师是非武术专业或者专业水平不高,教师本身对传统武术的理论和技能理解的不够深刻,这样会导致学生对武术的学习兴趣大减,甚至会产生厌烦情绪.因此,必须提高任课教师的业务素质,掌握地方传统拳术的演练和教学,以及与之有关的历史人物及历史典故,和传统武术中所蕴涵的传统文化的理解,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增加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 3.2加强武术基本理论知识的教学

??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学生对武术基本理论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武术课的兴趣及程度。学生只有深入、系统地学习和掌握武术基本理论知识,才能真正了解武术教学的意义和价值,进而对武术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武术课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相应的会得到极大的提高。

?? 3.3加强武术课由重负荷向重技能、重意识的转化

?? 1979年颁布的《高等学校体育工作暂行规定》明确规定:“评定中、小校(或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成绩,最根本的是看学生的体质是否有所增强。”因此,学校教学出现重视有形的短期效应现象,借助增加学生的课堂训练量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但是,一节课负荷大大小对学生体质的提高不会造成多大的影响。我们应把培养学生的体育技能、体育意识放在首位,为学生的终身体育锻炼打下良好的基穿?

?? 3.4丰富教学方法

??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得法,重在创法。利用多种教学手段,特别是利用电化教学,通过观看教学录像,使学生建立良好的动作表象,激发对武术的兴趣,更快更准确的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让学生观赏各类武术比赛录像带,了解国内外武术的发展动态,开阔学生的视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 4、结束语

?? 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高校武术教学将成为继承、发扬、传播我国传统武术的一种重要手段。而高等教育作为学生素质教育的最后一站,我们的武术教学应该坚持“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终身体育技能为中心,加快教学改革的步伐,运用科学的原理与方法指导我国传统武术在高校的普及和提高,加强传统武术在高校教学的研究。使传统武术这一优秀的传统体育项目,为学生所掌握和运用,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终身体育锻炼服务。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QQ交流群手机访问

  

  
您需要 登录 后才可以回复,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QQ帐号登录 使用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意见反馈自定内容自定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