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设为首页
开启辅助访问
请登录
立即加入
快捷导航
打开微信扫一扫
搜索
首页
Portal
骁伍谈拳
槐园拳社
槐园图锦
弟子风采
武林文苑
太极人生
艺林香茗
发帖际遇
每日签到
文章
帖子
用户
请
登录
后使用快捷导航
没有帐号?
立即加入
槐园太极拳
›
首页
›
武林文苑
›
文苑私语
›
查看内容
探渊
2016-3-6 16:54
|
发布者:
admin
|
查看:
668
|
评论: 0
|
原作者: admin
|
来自: 未知
摘要
: 探渊 孙恺 在东西方哲学中,对 ...
探渊
孙恺
在东西方哲学中,对事物的认识有一个区别,西方哲学中追究事物的原由,而东方哲学中则讲究事物的本根。
众有之本、万象之根,中国画理论常有文化之根、文化之本。道家将宇宙中之最究竟者或万物之所出者称之为本根。《庄子?知北游》中“恽然芒亡而存,由然不形而神,万物畜而不知,此之谓本根”。《淮南子?诠言》中也有“一也者万物之本也”,本根的特征有:“常住永存,无有更易”;“无形或形而上”,本根是超乎形的,必非有形之物。
在我国历代绘画中讲究神似,既与本根和事物的统一离不开,神在中国哲学概念中,指世间万物微妙的变化,《易?系辞传》云:“阴阳不测之谓神”。孟子说“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谓神”,具有内在的精神和传达神情等含义。“神”与精神是永恒存在的,无论是活体生命还是静体生命都永恒存在于其中,如北宋范宽的作品《溪山行旅图》中的形象历经时代变迁,但如今依然神采奕奕,精神饱满,传达着山水之神和范宽的精神。
在我国历代绘画谢赫归纳总结出六法论,讲求骨法用笔,生死刚正谓之骨,人无骨则瘫软无根,画无骨则如泥沙漫流。骨既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它与气相联,既谓“骨气”,它与力相联,既谓“骨力”,它是精神所在。另一个审美为“意”,清朝的蒋和,在[学画杂论]中要求绘画表现由气、笔、景三者构成的意。气指基于画家人品、气质、素养等的一种创作激情。所谓笔是指技巧与形式。所谓景是指绘画所反映的客观实体。古人也有把意与气连系起来,理解为一种创作激情的。唐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所说:骨气形似,皆本立意,言已尽而意无穷,是主观情思与客观形神的统一体。两宋以后,文人(士大夫)推崇自然而然的,毫无着意的平淡、天真。依乎天理,顺物之胜,顺其自然而行,顺得其天然(本性)而无造作,其意和道、儒、释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我国现代绘画中,百花齐放,推承出新,有从传统中走出来的,有追求现代绘画语言的,在表现形式上无论怎么变,但都与本根离不开,与东方的审美离不开,东方绘画语言已形成一个体系,本与根是永恒的。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最新评论
评论
相关分类
大话武林
文苑私语
返回顶部
QQ交流群
手机访问
打开手机扫一扫
您需要
登录
后才可以回复,没有帐号?
立即注册
意见反馈
自定内容
自定内容
Copyright © 2008-2014
槐园太极拳
(http://www.huaiyuantaiji.com)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不承担任何由内容提供商提供的信息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
Powered by
Discuz!
X3.2 技术支持:
赛壶网
豫ICP备2022014916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