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园太极拳

槐园太极拳 首页 槐园拳社 查看内容

“街槐园柳绿初连,花尽春归思黯然”之——槐园访谈

2024-5-14 08:02| 发布者: admin| 查看: 255| 评论: 0|原作者: 陈太刚

摘要: 太极拳 武术 文化 传统文化 槐园 槐园太极拳
“街槐园柳绿初连,花尽春归思黯然”之——槐园访谈  

“街槐园柳绿初连,花尽春归思黯然。密叶鸣琴清梦断,白云双眼暮山前。”闻声而致,脚步在下意识的作用下,放慢了节奏,在聆听槐园太极一代宗师的吟诵时,我也进入了自己思绪世界里。
槐园林密,初春时节,槐园的树枝如柳绿相连,那枝叶繁茂的嫩芽,开始绽放勃勃生机!那叶与叶的重合形成若隐若现的梦境般的感觉,又似瑶琴的音色树摇知有风,雨滴声声,宛如半山听雨。低头望去,一片黄叶随风飘舞,自然就在阳光和风的作用下生成变化着。
槐园里有个树桩,平面可以对弈。陈骁伍大师,在独自对弈,他时而安静的凝视着,时而又移步对面,当你看到他脚下踩出光滑圆圈地面,可见,棋如人生,他在思绪的世界问与答……?“琴有高低音域、棋类有功守战法、书有笔枯笔润、画有泼墨留白。”此番情景不是禅境吗?陈先生此刻就是即止观也,可谓禅思。“止”,梵文为奢摩他,即心绪平定,万念归一;陈先生的此刻精神状态为“入定”,也谓禅。从现象来看,陈先生为槐园太极一代宗师,可谓名副其实,他虽为太极大师,其涵养绝非拳师所属,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托起他人生。可以说,陈先生豁达通透,他的太极之道沐浴着美好的心境之中。
我走向前去,和陈先生寒暄几句,坐在那槐木树桩前,和 陈先生聊了起来。
为了行文的需要,文中的我以槐园代称;陈骁伍先生,简称陈先生。
槐园:我们以槐园为话题的开始吧。
陈先生;槐林与我有着密切的关系,我生于斯,长于斯。记得一个民谣,“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同大槐树。”可以说,槐林有渊源我先辈们的历史,我成长的环境也与槐林关系密切。而槐园太极是太极拳风雨历程浓缩之精神栖息之地,借以槐园有着告慰祖先之意,我在大地上播种“槐林”,可谓郁郁葱葱。
槐园:先生谈到大槐树的历史情结,槐园太极的发源与千载寺有何渊源?
陈先生:我曾经多次拜访过千载寺(始建于东汉,今博爱县唐村是一座弘扬释、道、儒三教宗旨的寺院,更是明代山西洪桐大移民的中转站),碑文记载千载寺拳术传承有通背拳、十三势炮拳、太极拳,心意六合拳、八极拳。武术有其共同特点,贵在发现独特的风格,加以吸收营养而后融化自己的悟道。亦可说,太极拳与道家思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即太极文化与道家思想一脉相承。太极拳以柔克刚、以静制动、虚实相依和四两拨千斤等哲学思想,深刻阐释了道家的文化精髓。太极拳与儒家思想也有深刻的认识,对“内圣外王”的哲学处世之道颇有会意。在禅宗文化文化方面同样具有影响。因此说,太极拳文化的发展历程有着儒释道的精神熔铸。千载寺历经千年风雨洗礼,中华武术发源地的历史意义和文化精神风骨犹存。
槐园:先生在创建槐园太极拳的旅程里,与千载寺有着浓厚的情感渊源,据说正在筹划《千载寺、槐园太极中华武术发源地战略合作单位》,请问有何构想?
陈先生:人生得有人文情怀,千载寺的历史悠久,武术先辈们为中华武术的发展和传承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作用。据千载寺史料记载:“太极拳原名十三势,明末李春茂将之理论化、规范化,李岩、李仲、陈王庭姑表弟兄三人,在十三势的基础上,对无极养生功拳进行了再创造,创造了太极养生武功——太极拳之前身。事实证明,南有少林寺,北有千载寺,这是中原武术文化和中华武术文化的两大发源地。少林寺是外家武术文化的发祥地,千载寺是太极文化的发祥地。”尽管历史尘封已久,但具有历史意义碎片仍保留着光辉的记忆。作为太极拳后辈需在先辈们的路上,砥砺前行为中华武术发源地筑入光彩的华章。
槐园:诗人艾青:“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从先生的表述中,可以感受到这块土地赋予你太多感悟和联想。
陈先生: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主张“天人合一”的理念,认为“道”是宇宙万物之根本,人亦以“道”为本。亦可说,武术套路绝非浪得虚名,它有“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天人合一”境界。中国哲学有“天人合一”的思想,即人与自然融合为一,人与自然息息相关,有其道家更加推崇这一理念。人在自然中吸取自然之精华,犹如槐林的槐花飘香,沁人心脾。就是说,武术的套路承载着自然现象滋润和袭扰。通过拳法的运行使之达到自然的和谐共处,这就是道法自然。
槐园:看来陈先生的谈话已经切入太极哲学思想的问题。
陈先生:一般而言,人们会在练拳时说起太极拳,更多的是一种拳法。很少有人追踪溯源,了解一下太极的哲学思想。
槐园:就此高深莫测的哲学思想,陈先生能否讲解一二?
陈先生:“太极”一词作为哲学范畴,始于我国古代的哲学巨著《周易》。《周易·系辞上传》说:“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由此而起,“太极”成为探索宇宙人类生成演化的哲学概念。至于拳法应该是吸收和借鉴太极的思想,将拳法有其太极精神的作用和套路。〔唐〕王维有句诗句:洗心讵悬解,悟道正迷津。”悟道即悟性,拳法与太极思想有着抽象概念和形象思维的区别,如何能从太极哲学思想中悟出拳法的道理,这需要悟性,感悟,顿悟,醒悟,彻悟等心理学方面的介入。亦即从太极哲学思想中悟出拳的精神境界,达到拳法的出神入化,物我两忘的境界。
槐园:《周易》的哲学命题为“一阴一阳之谓道”。乾为天道,阴为地道,合为“太极之道。太极之道可谓人的智慧结晶。拳法是否是阴阳学说的互为变化,体现“太极生万象,万象归太极。”的哲学思想?
陈先生:是的。周易的易字,甲骨文里,“易”日月的变形合体,易就是日月之光的哲学思想的概括。易又体现刚柔的理念,“刚柔者,立本者也。”当我们参悟阴阳鱼太极图的象征,槐园说拳起势到收势,无不蕴藏着阴阳互易、阴阳互补,阴阳始终在变的神奇效果。即所谓“太极生万象,万象归太极”周而复始,太极相生的智慧使然。
槐园:落座有段时间了,我提议起身散步访谈如何?
陈先生:好啊!
我们起身后,移步槐园树林。一束束阳光在树与树之间投射,在槐林里形成一道道亮眼的光线,幽远至近形成若隐若现层次丰富的槐林,槐树枝繁叶茂许许多多的光斑亮点,像是无数个闪烁光芒的眼睛。
槐园:陈先生的体魄健壮,行走带风。这与您多年炼太极拳有关吧?
陈先生:人的生命只是天地间的过客,但人的生命精神、生命体验可不断融入新的活力。柏格森说:“人生是由成功和荣耀堆砌而成。”然而支撑起它基础是生命本身,因此走向成功需要生命力的顽强意志。太极拳不为是绝佳的选择。
槐园:人某种意义上而言,就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意识是生命本身的驰骋疆场。
陈先生:人是观念性动物,某种意义的观念在一定程度上指导和支配着人的行为。比如成语,行云流水:形容太极拳的动作如同云和水一样流畅自然,毫无拘束。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做起来就是与勤勉无不关系。又比以柔克刚,比喻避开对方锋芒,用温和手段取胜。许许多多的成语诠释着太极拳的哲学思想。
槐园:在中国文化中,人可视为“心”与“身”的文化表层结构,一般而言,儒家为“心学”;道家为“身学”。
陈先生:如果把人比拟为“太极”,那么“身”与“心”就好比太极中阴与阳的互为关系。即“身”是静态躯壳,为之阴。“心”是动态的,故称之为“阳”。.在中国“身”的文化观念,是何等的翘楚。“身”即本我的存在,所谓安身立命之本,就是本我的重要性。太极拳作为本我的滋养手段,那是不言而喻的。“心”即为思想意识的存在,安身而立命得有精神力量的支持,那太极拳就是最好的选择,亦可称为“心学”的组成部分。“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正如马克思对人论断说:“人是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和意识的对象。”
槐园:先生在太极拳的发展和潜心实践中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果,槐园太极的一代宗师。在人文学科领域,能否有“跨文化”领域的研究?据了解先生在研习书法。太极拳和书法之间有哪些方面“亲缘”关系。
陈先生:在书法方面,谈不上研究。中国书法艺术最重视用笔,元代赵子昂说“用笔千古不易”,这是对书法用笔的高度概括。我以为,书法讲究的字法、章法、墨法,有其是笔法更是重要的课题。
槐园:书法与太极拳应有相似之处。
陈先生:书法是汉字抒写的艺术,太极拳是武术技艺。太极拳拳法是行云流水般的运动,其形态似有似无的存在,书法艺术却字迹可寻。亦可说太极拳犹如观看电影,拳路结束,只能在印象里感受它存在,而书法艺术却有变锋、线性墨色浓淡等轨迹观赏。毛笔在宣纸上留痕迹,这就要求书者合理而巧妙地发力控锋、调峰,即在控锋调峰中书写。而太极拳运动则是一套连贯性动作,其形态特征体现着太极阴阳学说的理论。拳法的力度如书法的“控锋和调峰以致线性的艺术性。
槐园:海德格尔:“我正在探索,在我身内探索:我自身成为我辛勤耕耘的田地。”他赋有诗意的语言吸引着,中国有吾三省吾身之说。就像站桩,闭目凝神倾听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您对此是否也深情地关注内心的无极之道。
陈先生:站桩是太极之根的重要环节。“树之精神焕发,人之身如树也。凡树有根,故能生花,惟人身无根,全凭一点真灵之气运动。”亦可理解为,接天地之灵气,达天人合一之灵动,练就脚踩大地,稳如泰山之势。无极而太极,在一呼一吸之间,天地之间阴阳之气相互交融,在意念的过程中成就内心这无垠的天地之耕耘。可谓“寂然不动,感而遂通,”至神也。感而遂通”是一种心物相感的境界。如苏东坡诗云:“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正如张三丰所言:“闭目观心守本命,清净无为是根源。”即博大的胸襟对自然万物的接纳和包容,强调人对世界的感知和理解需要心灵的感应和体验,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哲学概念。
槐园:太极阴阳图的蕴藏着哲学智慧其交汇与运动,是圆融符号的释意。
陈先生:神话传说中的伏羲领悟的黄河洛水交汇,形成漩涡的阴阳鱼的现象,那雄浑、豪迈与激情的融合,那一阴一阳两股力量搅合在一起,形成阴阳互为变化的形态特征。
槐园:这样可以理解为,太极图说不仅是自然现象的解释,更有一种力量成为哲学思想意识的重要组成。
陈先生:虽说太极思想在中国文化的发展史而言,中华文化的先哲们经历了漫长岁月的演绎,发展成太极拳的历史而只是沧海一粟。但在太极哲学思想的引领下,已经成为广大人群的崇拜和追捧的对象。更为流传到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人们靓眼的风景焦点。太极图已经成为人们熟知的太极文化符号。
槐园:太极图不仅具有审美价值的装饰性,更是道家思想的符号性阐释。
陈先生:太极即一,天字,一为起始,阴阳互动包含乾坤融合,故一合大为天,具有天人合一之精神。太极图完美的诠释着世界万物在动与静的无限循环中万象丛生之意。
   在槐林里散步,绿色环绕着身体移步换形。宛如中国山水描绘的那样。槐林不仅生机盎然,更充满着宁静和柔和的气息。远处在绿色的遮掩下,有栋仿古形状的房子。陈先生说到:那里是槐园太极纪念馆,槐林有雕塑太极拳师的艺术作品,矗立在槐林之间。陈先生补充说,这些拳师雕塑均为槐园太极传承人,我们在槐林展示目的是为了纪念他们为传承槐园太极所做的贡献,也为槐林的文化艺术氛围增添色彩。
槐园:和陈先生聊谈太极拳的话题,有点脚有意踏入槐园太极的大门,总感觉止步不前,有对太极拳知识匮乏的感觉,我就像槐园里一颗槐树,有感陈先生的太极拳力压群雄,只有叹为观止。
陈先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这首诗,很好的诠释着,交流如同清水流动灌入的重要性。
      不知不觉散步来到了槐园太极纪念馆,纪念馆里珍藏着槐园太极拳发展的脉络及史料。我们到会客厅坐下,喝茶,继续聊天……。
           2024 4 10  陈太刚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QQ交流群手机访问

  

  
您需要 登录 后才可以回复,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QQ帐号登录 使用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意见反馈自定内容自定内容
返回顶部